谈文化,很广泛,更深奥。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沉淀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名目繁多,千姿百态,比如:节日文化、婚庆文化、餐桌文化,又可细分为:酒文化、茶文化、饭局文化。真可谓数之不尽,丰富多彩。
今天,我们业界谈企业文化,本人也就联系自身企业发展实际从以下两个方面浅谈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结构式企业文化
从结构上看,企业文化可分为三部分:精神文化(价值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无形的,但可以转换成行为、转化为力量的,比如: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精神文化是行为导向,比如:我公司的“三个众兴”的建设,激情众兴、实力众兴、幸福众兴。精神文化是隐性的,比如:“激情、实力、幸福”,幸福是没有量化的标准,每个人的期望不同,靠员工感受,如果员工认为很幸福,自然而然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也就形成了,所以精神文化是能转换成力量的。
——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企业对员工的常态化回馈,是为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提供物质基础的。比如:员工宿舍的舒适性,公司根据团队员工结构的特性,分为单间、双人间、多人间,配置了光纤、空调、衣柜、书桌、阅读书屋、健身器材;节日物质慰问(春节、三八节)等。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约束和规范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而存在的。众兴历来奉行“一个人做事凭习惯、两个人做事讲规矩”的宗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企业来讲,就是要先确定好制度流程。经过十多年的运营,众兴逐步优化与完善了企业制度,形成了《制度汇编》,其中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等,覆盖全员,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企业文化结构是共性的,实质内涵是个性的。行业不同,企业性质不同,发展环境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创始人的成长背景不同,团队的知识结构不同,其文化内涵也就千差万别,因企而异。
过程式企业文化
从过程上来看,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创期为老板文化、发展期为企业家文化、成熟期为企业文化。
——老板文化。老板文化的定位是赚钱,完成原始积累,比如:“非常喜欢”员工加班;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是一种单赢模式,对内质量事故按实赔付,对外质量事故逃避责任。体现的形式是“灌溉式”、“一厢情愿式”,员工只能被动接受。
——企业家文化。企业家文化的定位是做事业,注重战略,比如:众兴的项目以及研发平台建设,目前已投入2亿多元,硬件建设行业一流,巨大的投资额足见创业者的事业感;追求的是价值,即企业价值(企业持续的生命力)、员工价值(比如:送员工带薪读博——培养员工创造财富的智慧和能力)、社会价值(安排就业、上缴税收);更体现的是责任。
◆企业对员工的责任。要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有毒、有害物质全部清理出生产现场),关心员工或员工家庭的成长发展(鼓励员工子女升学、困难家庭补助),落实执行劳动合同法,全员参保等等。
◆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链的责任。必须注重战略合作,实现“共赢”,对上游,有计划支付应付款,维护企业诚信;对下游,要确保产品质量(讲得清楚的要讲清,讲不清楚的全部负责)、交货期和售后服务。
◆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企业环保、捐资助学(学校+困难学生)、抗洪救灾、森林防火(成立了应急小分队)、困难户慰问、新农村建设的资助等等方面。
企业家文化的体现形式是“导入式”。注重团队智慧的整合,文化的培养、塑造及认识,争取员工的认同感,植入思想观念,团队主动参与。企业家讲究的是分钱,老板讲究的是赚钱。如:众兴的“观念改变世界、分享凝聚力量”,强调的是企业让员工分享发展的成果,团队也分享员工的智慧和经验。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是智慧与文化的完善结合。比如:众兴的“事中三度”(工作态度、工作进度、工作程度),“事后五问”(做完了吗?做好了吗?是不是最好?能不能更好?假如换个人做是不是更好?)。企业文化的形成——是反复的工作实践和不断的总结提炼。
事业长青的企业必须有文化作为支撑,优秀的企业文化源于企业家文化。只有具备企业家的胸怀、具备企业家的精神、具备企业家的担当,才可能缔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背景,才可能产生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员工愿望的体制机制,才可能使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