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的主要职责是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团结、鼓励、保护、表彰”,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在新形势下赋予工商联的主要任务。笔者从事工商联工作多年,深知工商联要充分发挥“三个作用”,促进“两个健康”,开创事业新局面,落在工商联组织上的担子是重大的。如何做好工商联工作,没有现成的一致的模式。但是也还是有规律可循,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
第一,要热爱本职,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商联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群众工作,需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广大干部能扎扎实实地工作。有些同志认为,工商联没有位,没有权,没有钱,工作没“搞头”,因此,不太安心本职工作,没有动力做好工作。这是一种政治短视,是政治责任感不强的表现,是一个干部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诚然,与管人管钱管财物的部门比,工商联确实权力不大,工作手段不多、似乎也不硬。但是工商联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工商联的工作也是别的部门所无法代替的。工商联虽然权力不大,但资源很多,舞台很大,活动范围很广。工商联是成立时间早、历史贡献大、商会基础好、民间色彩浓的全国性人民团体和综合性商会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相统一的独特优势,建立了纵向到乡镇、横向覆盖大多数行业的组织体系,团结培养了一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分子队伍,并与国(境)外工商社团建立了广泛的、经常性的联系,已成为我们党开展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最具有吸引力的组织载体。最重要的是,党和政府对新时期工商联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中发[2006]15号文件强调,要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助手作用。要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着力点,最大限度地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新的力量。这些都说明,工商联工作越来越重要,在工商联工作可以大有作为。工商联的干部一定要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高度,深化对工商联工作的认识,热爱本职工作、找准自身位置,努力在这个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
第二,要加强学习,真正成为做工商联工作的行家里手。当今社会处于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学家邓传志在20世纪末出版的《21世纪世界预测》一书中写道:“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两千年产生的知识量的总和;到2003年,知识的总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三到四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占届时知识量的1%”。“农业经济时代,只需小学教育(5-6年);工业经济时代,需接受大学教育(20-25年);知识经济时代,需接受终身教育(80年制的终身教育)。”可见,学习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对于我们做工商联工作的干部,学习的任务是很重、很紧迫。要搞好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从而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搞好业务学习。认真学习工商联工作有关知识,包括它的理论方针政策,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学习掌握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还要搞好有关方面知识的学习。做工商联工作,更多的是与经济界人士打交道,与企业联系多。所以要多学习经济学、法律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这些人士不少是各专业、各领域的领头雁,知识层次高,分布领域广,这也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面。如果我们知识面太窄,就很难找到与这些人士的共同语言,沟通都有困难,更谈不上交朋友。
第三,要奋发作为,为“富民强县”多作贡献。工商联能否有地位,关键看工商联一班人能否带领广大非公人士,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领跑中西部,进军五十强”的战略目标,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同样也是工商联工作的着眼点。工商联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富民强县”这个总目标,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参与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惟其如此,工商联工作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这就需要我们紧紧围绕事关“富民强县”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真正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切实为党委、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当好参谋。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工作,引导他们把企业发展与国家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富民强县为己任,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工商联民间商会的独特优势,加强与海内外工商界的联系,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不断提高我县对外开放水平。
第四,要讲究方法,善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工商联联系了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但是工商联的工作并不是直接做经济管理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通过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工作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各非公有制代表人士的健康发展。所以做工商联工作不能主要用下命令、作指示的方式来做工作,而是要更多的运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运用交朋友的方式,通过多联系、多沟通、多交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以达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目的。同时要善于搞好团结,建设和谐班子,知人善任,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作用,共同做好工作。还要学会协调的艺术,处理好工商联与统战部、工商联与党组、工商联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形成做好工商联工作的强大合力。
第五,要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工商联工作的新境界。工商联工作要发展、要前进,一定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不继承,工商联工作就没有基础,会失去支撑;不创新,工商联工作就没有生命力,就不能发展。特别是新时期新阶段,工商联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需要我们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掌握丰富的创新知识,培养巨大的创新勇气,积极投身活鲜鲜的创新实践。推动创新,工商联班子要带头,有了一个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班子,才有可能带出一个创新型的机关,建设好一支创新型的干部队伍。只要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开拓新的工作思路,丰富新的工作内容,构建新的工作载体,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我们的工商联工作就一定能做得富有新意、充满创意、引起注意。
思路决定出路,有为才会有位。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要做好工商联工作关键是要牢牢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主题,坚定不移地立足于工商联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党和政府的助手、纽带和桥梁,扎扎实实办实事,只有办实事,出成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战场上,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工商联的助手、纽带和桥梁作用才会体现,工商联才不会辜负党和人民赋予工商联组织的光荣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