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足球365在线直播(商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工作交流
支持长沙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作者: 县工商联   时间:2013-10-22   [打印 ]  [ 关闭 ]
  长沙县政协常委、工商联副主席杨德品反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要实现产业成功转型,既要发展好核心产业,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也要做大做强配套产业,使核心产业发展得更好,这在我省汽车产业发展中表现尤为突出。近年来,随着上海大众、广汽菲亚特、比亚迪、广汽三菱等整车企业在长沙相继投产和开工,长沙汽车产为进入新一轮蓬勃发展期,长沙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长沙汽车零部件产业要实现靠强做大的目标,在产业基础、关键技术、政策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政府从财政投入、产业政策和金融、用地、人才等方面支持其转型升级,提高我省汽车产业配套能力。
 
  长沙汽车零部件产业前景广阔。一辆汽车有上万个零部件,汽车产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完善的零部件配套体系。日益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也为汽车零部件产业打开了巨大的售后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整车生产进入微利时代后,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20%以上高增长趋势,汽车零部件生产及售后服务市场将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庞大市场。从我省的情况来看,2011年,湖南汽车产业已成为我省装备制造业领域继工程机械、电工电器之后的第三个千亿子产业。其中,长沙经开区全面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培育汽车及零部件“千亿产业集群”,努力建设“湖南汽车产业走廊”。目前已经云集了上海大众、广汽菲亚特、比亚迪、广汽三菱、广汽长丰、北汽福田、众泰汽车、陕汽重卡等一大批整车企业。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汽车行业整车产值与零部件产值的比例可达到lI.7左右。去年投产的菲亚特,今年冲刺120亿的年产值。前不久动工的上海大众,2015年全部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500亿。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合理的零部件配套半径,宜在200公里以内,否则,物流成本将吞噬本就不高的整车利润,长沙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空间可想而知。

  长沙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总体配套不足。我省汽车产业正大步流星向前迈进,而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却远远跟不上,不少汽车制造企业负责人反映:“湖南投资环境的确不错,但也有让人头疼之处,本地配套跟不上!”全省汽车零部件企业难以满足本省汽车、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乘用车生产需求,已成为制约我省汽车产业长远发展的瓶颈。二是一般零部件不强,关键零部件缺失。目前,我省汽车零部件大多属于二、三级配套,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全省220多家零部件企业分布在14个市州,多数企业停留在各自为战的独立发展状态,没有形成高效率、高水平的协调机制,产业集群水平不高,配套能力难以扩大。特别是缺乏为整车提供一级配套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底盘、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使我省汽车零部件“散、小、低”格局难以根本改变。

  汽车产业是支撑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产业。 “重点支持整车发展,支持配套企业加速发展,整合省内资源引进业内战略投资者”是我省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已成当务之急,需要政府从多方予以扶持。为此建议:

  一、完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引导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健康成长。省、市、县三级都要高度重视和推动这项工作,相关经济管理部门要加强调研,制定和调整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政策意见。同时.要引导成立长沙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协会,建立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形成与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的良性沟通,实现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在省、市、县三级工业发展基金中单列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对在汽车产业配套工作中贡献较大的良好成长性企业进行奖励 、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三、至少建成市一级的汽车零部件配套工业园。吸引本地优势企业、优质资源、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聚发展水平。

  四、在用地、税费、融资、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尽量满足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发展的用地需求,在税费上给予优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企业主、高管和技工的培训,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鼓励汽车零部件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技术改造升级。引导企业与大企业集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定向攻关,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将一般零部件规模做大、质量做优的同时,争取在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液压元器件、底盘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有所突破,掌握汽车产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