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总体配套不足。我省汽车产业正大步流星向前迈进,而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却远远跟不上,不少汽车制造企业负责人反映:“湖南投资环境的确不错,但也有让人头疼之处,本地配套跟不上!”全省汽车零部件企业难以满足本省汽车、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乘用车生产需求,已成为制约我省汽车产业长远发展的瓶颈。二是一般零部件不强,关键零部件缺失。目前,我省汽车零部件大多属于二、三级配套,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全省220多家零部件企业分布在14个市州,多数企业停留在各自为战的独立发展状态,没有形成高效率、高水平的协调机制,产业集群水平不高,配套能力难以扩大。特别是缺乏为整车提供一级配套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底盘、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使我省汽车零部件“散、小、低”格局难以根本改变。
汽车产业是支撑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产业。 “重点支持整车发展,支持配套企业加速发展,整合省内资源引进业内战略投资者”是我省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已成当务之急,需要政府从多方予以扶持。为此建议:
一、完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引导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健康成长。省、市、县三级都要高度重视和推动这项工作,相关经济管理部门要加强调研,制定和调整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支持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政策意见。同时.要引导成立长沙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协会,建立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形成与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的良性沟通,实现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在省、市、县三级工业发展基金中单列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对在汽车产业配套工作中贡献较大的良好成长性企业进行奖励 、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三、至少建成市一级的汽车零部件配套工业园。吸引本地优势企业、优质资源、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聚发展水平。
四、在用地、税费、融资、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尽量满足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发展的用地需求,在税费上给予优惠,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汽车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企业主、高管和技工的培训,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鼓励汽车零部件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技术改造升级。引导企业与大企业集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定向攻关,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将一般零部件规模做大、质量做优的同时,争取在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液压元器件、底盘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有所突破,掌握汽车产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