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务动态】
▲ 我县工商联召开基层商会分管领导业务培训会
▲ 我县商会建设工作得到市工商联肯定
▲ 我县工商联全力推动十八大精神进企业进商会
【基层动态】
▲ 湘丰集团的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模式受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肯定
▲ 干杉商会关爱老年企业创始人
▲ 凝心聚力 深入发展
——湘龙商会召开第一届四次会长办公会
▲ 湘龙商会牵桥搭线,助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 湘龙商会组织沙龙活动,建立商会联络人机制
▲ 新"马王堆市场"于黄兴镇隆重奠基
▲ 北山商会赴厦门学习考察
【创业富民】
▲ “青春点燃激情 创业成就梦想”
——我县大学生创业大厦正式启动
▲ 循环农业种蘑菇 亩省千元成本净赚万元
▲ 长沙市2012年度第二批创业富民专项资金拟扶持项目已公示
——我县120个项目获570万元资金扶持
【会员风采】
▲ 杨松青当选2011十大年度人物
▲ 杨松青:爱是“你我”
【简 讯】
【会务动态】
县工商联召开基层商会分管领导业务培训会
为使新任基层商会分管领导尽快熟悉商会工作,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开展好商会工作,11月2日,县工商联召开基层商会分管领导业务培训会。
会议由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李楚屏主持。会上,重点对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县工商联《关于2012年度乡镇(街道)商会工作绩效考核细则》以及二O一二年评先工作等有关文件精神进行了学习,让基层商会的分管领导们对工商联的性质、工作职能和近段工商联工作有了初步认识。并邀请榔梨镇副镇长,榔梨商会分管领导刘志伟介绍了商会工作经验,让与会人员对如何结合镇(街)工作实际,创新思路开展好商会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会议的最后,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工商联党组书记对与会人员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他们一是高度重视基层商会的工作;二是认真学习,尽快熟悉商会工作;三是切实加强商会之间的沟通联系,取长补短,更好的发挥商会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
我县商会建设工作得到市工商联肯定
在2012年11月22日市工商联学习十八大精神报告暨商会建设工作会议上,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李楚屏在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我县的湘龙商会、梨商会两个基层商会提交了书面经验交流材料。
近几年来,县联围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商会建设,商会工作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网络更加健全,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共有基层组织32个,镇(街)商会、行业商会、市场商会实现了“七有”(有牌子、有阵地、有经费、有制度、有地位、有活动)。会员2570人,遍布全县各个区域、各个行业,共安排就业3823人,各级商会组织2011年为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捐款捐物共计资金62.49万元,我县商会组织在规范建设、创新发展上都走在全市、全省前列。我会被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和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专业委员会联合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民间商会50强”,2011年8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为 “非公有制经济服务先进单位”。
我县工商联全力推动十八大精神进企业进商会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广泛宣传、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工商联首要政治任务。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一要抓好学习领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县联将在11月开展宣讲会、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使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和工商联系统干部明确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同时要求执委企业和各基层商会加强对十八大精神的宣传、领会,着力在吃透弄懂上下功夫,在融会贯通上求实效,真正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要结合指导实践,积极投身社会经济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十八大精神为非公经济发展开辟了新思路、新前景,非公有制经济必将迎来又一个大发展的春天。非公企业一定要推进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在推动科学发展、推动改革开放、推动科技创新、树立社会公信和商务诚信、促进社会和谐中肩负的责任,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动力,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为建设幸福我县贡献力量。
三要夯实组织建设,促进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从创新工作方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组建模式和创新保障机制加强非公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的覆盖率,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基层动态】
湘丰集团的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模式受到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肯定
10月15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来我县金井镇调研城乡一体化工作。省市领导陈润儿、易炼红、张剑飞、李军、黎石秋陪同调研。
周强一行首先来到县工商联执委企业——湘丰集团飞跃有机茶基地,详细了解了茶叶品种、水肥管理、产量产值和茶农收入等情况。当听到这是与中科院合作的有机茶基地时,他称赞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的模式非常好,可有效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他还察看了湘丰茶业试投产的全国首条全自动炒青绿茶生产线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湘丰金薯食品有限公司水晶粉丝生产线。
随后,书记一行来到金井镇城乡一体化示范村金龙村。鼓励镇政府继续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扶持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积极为农民致富牵线搭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干杉商会关爱老年企业创始人
重阳节临近,干杉商会组织开展一系列敬老爱老活动,不仅给镇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浓浓的祝福,还启动了关爱企业创始人活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为企业,应尽力去关心老人,让他们感受来自社会的温暖。干杉镇敬老院目前居住着30余位老人,大多数年龄在70岁以上。商会给老人们送去水果、慰问金与节日的祝福。
据悉,干杉商会还启动了对全镇企业创始人的慰问活动。活动首先在斗塘新村展开,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大都已有六、七十岁。与此同时,商会还决定对镇上的离任村干部、困难党员开展慰问活动。
凝心聚力 深入发展
——湘龙商会召开第一届四次会长办公会
10月23日,湘龙商会召开第一届四次会长办公会议。湘龙商会名誉会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高新良;商会分管领导: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陈晃出席了会议。
与会人员审议了1-9月份商会已完成的主要工作以及2012年度会费收取情况及财务收支结余情况,并就经秘书处工作讨论会拟定的本年度第四季度工作计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明确了今年后段几项工作:一是拜访街道范围内新一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县工商联2012年度乡镇(街道)商会工作绩效考核细则相关之规定,总结成绩,查找差距;三是认真收集2012年度各商会成员、行业商会所获得的荣誉称号,以及会员开展的各类爱心公益活动情况,筹备好年底的爱心公益活动;四是认真做好2012年度优秀会员单位评选活动方案,召开好年度总结大会;五是组织开展一次会员单位相关办室工作人员的对接沙龙活动;六是认真收集会员的融资需求,与民生银行合作,组织一次企业对接会。
湘龙商会牵桥搭线,助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11月2日,湘龙商会应民生银行邀请,由会长彭建武带队携部分副会长及成员代表参加了“民生银行长沙分行湘龙商会银企战略合作研讨会”,民生银行长沙分行、星沙支行两行行长及高层领导均出席了会议,重点就民生银行为商会及各市场版块、行业商会制定的基金合作社、融资按揭等金融服务方案进行了推介,并和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达成初步共识。下一步将逐一与各版块的行业商会进行沟通交流,并在征集广大会员意见与建议后确定合作可行性及具体实施方案。
融资服务是湘龙商会服务会员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开展银企对接,搭建融资平台,便于会员方便快捷融资,同时加强商会内部的凝聚力,提高影响力,促进商会稳健发展。
新“马王堆市场”于黄兴镇隆重奠基
11月9日上午9时48分,我县黄兴镇打卦岭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湖南长沙农产品物流中心在这里隆重奠基。这意味着,明年年底,一座以长株潭地区为中心,中南第一、全国一流的绿色、安全、生态的农产品现代物流枢纽中心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马王堆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庄永锐介绍说,此项目用地1009亩,规划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5个亿。项目将分两期开发建设,一期用地609亩,预计2013年底建成,二期用地400亩,计划三年内建成使用。
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庆红参加了奠基仪式,他说,湖南长沙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将对我县经济有明显的带动效应。预计,该项目可提供近10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带动农户40万户,实现农民增收。同时还将带动黄兴周边地区服务业、物流业等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形成一个新的商业圈。
北山商会赴厦门学习考察
2012年11月15日,北山商会一行14人在会长石航的带领下赴厦门学习考察,了解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状况,寻找投资合作商机。
通过此次考察交流活动,会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希望未来商会多组织一些外出考察和学习交流的活动,来增进商会会员之间的友谊,促进会员间的思想交流与相互学习;同时表示要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契机,结合实际,抢抓机遇,做大做强自身企业,更好的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创业富民】
“青春点燃激情 创业成就梦想”
——我县大学生创业大厦正式启动
10月12日,“青春点燃激情 创业成就梦想”我县大学生创业大厦启动仪式在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首批19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正式入驻,享受“零租金”孵化3年的优惠政策。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市推进创业富民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文树勋,市政协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市推进创业富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彭继球,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县推进创业富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志远,副县长、县推进创业富民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谭浩然,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县推进创业富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楚屏等领导出席仪式。
我县大学生创业大厦坐落于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位于万家丽北路与湘龙路交汇处,有四层43间办公室、两个多媒体会议室、一个设备齐全的文印室,共2400平方米,计划吸纳30-50家大学生初创企业入驻发展。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在我县县域内创业,且创业项目属于年度扶持重点创业产业范围的均可在创业大厦“零租金”孵化三年。
大厦不仅硬件够硬,软件也十分具有吸引力。除了标准化的办公场所与设施,县创业办还和创业富民专家团队、成功企业家、大厦管理服务公司一起,为入驻企业提供贴心优质的服务、创业专项政策的扶持、市场开拓信息及免费培训等。
仪式上,文树勋指出,我县大学生创业大厦要以优质的服务,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创业大学生要以感恩的心态与积极进取的精神,走好创业路上的每一步,为推进全市创业富民工作贡献力量。
此外,与会领导为入驻大厦的大学生创业企业颁发“创业金钥匙”。创业富民专家、成功企业家还与入驻大学生创业企业签订“创业手牵手、帮扶一加一”结对帮扶协议。
循环农业种蘑菇 亩省千元成本净赚万元
“蘑菇—豆角—小麦—蘑菇”循环种植,这是我县创业富民政策去年扶持项目——我县双江镇敢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肖敢从广西学来的循环种植技术。他将这种循环种植技术形象地总结为“三个不争”,即“与粮不争地,与地不争肥,与时不争工”。具体说是每年四月收获蘑菇,然后拆掉原来的棚顶,利用草棚的支架种豆角,豆角继续吸收土壤的养分,还能净化土壤里由于种蘑菇而产生的病菌。豆角收完了再种小麦。蘑菇的种子培育需要大量的小麦,同时,小麦的秸秆也是很好的土壤肥料。小麦收获完了再继续种蘑菇,这样不仅能增加销售收入,还能每亩蘑菇节省一千多元的种植成本。
该社自去年起试点推广香菇、蔬菜、小麦循环种植技术,一地三种。经过改良,今年合作社生产的蘑菇不仅抢占了市场,价格也比去年高,每亩预计能净赚14000元。加入合作社的农户都深有感触地说,“还是合作社好,加入合作社一不愁没销路,二不愁没技术,一年赚个一万多不成问题。”
长沙市2012年度第二批创业富民专项资金
拟扶持项目已公示
——我县120个项目获570万元资金扶持
日前,长沙市2012年度第二批创业富民专项资金拟扶持项目已公示,今年我县共申报第二批市级创业专项资金扶持项目140个,最终120个项目顺利通过市级考察,共获得57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
今年8月初,我县创业办按照市创业富民工作部署全面启动了创业项目的申报工作。经过前期镇(街道)初审、县创业办资料复审和实地考察等程序后,本次共有124个无偿资助创业项目进入今年度第二批创业富民项目专家综合评审会。10月底,市考察组一行以随机抽查方式,实地走访了长沙首一电动门有限公司等6家小微创业企业,并对湖南开源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114个项目进行座谈审查。由于前期严格审查程序,本次申报项目质量高,发展前景好,最终120个项目均通过审查,市考察组还对多个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长沙市2012年度第二批创业富民专项资金,共拟扶持项目655个,我县占比18.32%;共拟扶持资金3045万元,我县占比18.72%,均列全市各全县前茅,平均每个项目获得4.75万元的资金扶持。其中长沙首一电动门有限公司、湖南省煜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两个项目获得10万元最高扶持资金。我县申报项目一直得到市级的高度重视,市考察组希望我县能够推出更多创业典型,并就如何继续推进我县创业富民工作,奋力开创我县创业富民工作新局面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许多科学的建议和意见。
【会员风采】
杨松青当选2011十大年度人物
《长沙年鉴》2011年度人物经过基层推荐、专家初选、网络投票、现场公证等多个环节的评选,9月27日,10名2011十大年度人物出炉,县工商联执委、我县青松老年公寓董事长杨松青榜上有名。
杨松青2009年创办青松老年公寓,几年来,他一直把公寓的150余名老人当做亲爹妈赡养,让老人感受家庭温情,享受孝子亲情。他的孝心故事和爱心事业感动着乡邻和社会。其先后荣获“推动中国老年产业健康发展十大爱心人物”、“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称号等,其所经营青松老年公寓也被评为“全国百家杰出养老机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杨松青:爱是“你我”
当银发危机悄然而至,谁能解读老人们眼神中的落寞、孤独与恐慌?
一个40岁的男人,从小就缺少爱,一直在寻找爱,可他在追寻爱的旅途中发现,给予爱,远比得到爱来得更加幸福。他创办的老年公寓里,病瘫、痴呆等不能自理的老人,占到七八成之多。当初拄着拐杖进去的老人,许多已经行走自如;当初忧愁孤寂的眼神,如今绽放出满足幸福的光彩。他们用从未用过的“美妙”一词,形容现在的生活,并将这幸福生活归功于青松老年公寓院长杨松青。
似乎一夜之间,养老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我们终将老去,明天我们如何养老?近日,我县青松老年公寓党支部被中央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民办养老机构获此殊荣。
它的创办人杨松青,更是曾经的“推动中国健康养老十大爱心人物”、“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并入选“中国好人榜”……11月16日,我们带着好奇走进了这150多位老人生活的家。
杨松青并不如他的名字一般高大,娃娃脸,总是笑容满面,眼睛黑而有神,似乎潜藏着一股力量。
“做养老,光有爱心远远不够”
杨松青开办老年公寓,在外人看来,有点“一时冲动”。
“2009年的一天,在电视里看到一位孤寡老人在家‘老’了,过了四五天才被人发现。当时心里被狠狠地戳痛了。”这一“戳”,让杨松青从当时红火的幼儿园行业转入了养老行业。
“实际上当时也还是有赚钱的想法,我总觉得老年产业应该大有可为。”杨松青并不避谈当时赚钱、公益两不误的初衷。
转让3所幼儿园,卖了一栋房子,租楼,招人。一番筹备之后,青松老年公寓正式开张了。但事情却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杨松青一口气请了一二十个工作人员,到开业了却还只有一位老人。老人患有重病且神志不清,屎尿全在自己身上。不出三天,请来的人吓走了一半,留下的也是人心不稳。
这一当头棒喝,让杨松青有点发怵。“人难请,事难做,老人难护理;当地百姓怕老人死在这里,不理解;甚至还有家属也难招呼……我当时真的打过退堂鼓。”不过,内心向善的力量让杨松青坚持了下来,“我不能撂下人不管啊,谁老了不会有个三病两痛?别人不愿意做,我们自己做!”
一天七八次的卫生清理,喂饭洗脸、抹澡洗脚、帮助老人大小便……杨松青都亲自示范,不嫌脏累。“其实只要克服心理障碍就没什么难的了。我把他们当我亲爹妈,对自己亲爹亲妈有什么不能做的?”杨松青腼腆地笑着说。
正是这种坚持,公寓里老人越来越多。如今,青松老年公寓里住了150多位老人,外面排队的还有100多位,有的老人为了一个床位,一等就是半年。
这也折射出当前养老难的现状。“3年来,我们共接待了四五百位老人,但仅我县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了14万,而所有养老机构床位总数才1500张左右,床位缺口巨大。”杨松青希望养老产业能尽快步入正轨。
“做养老,需要很大的爱心,老人病了、瘫了,照顾起来很麻烦,端屎端尿的事情,很多儿女都不愿意做,你没有爱心哪里做得了?但光有爱心远远不够。”杨松青说,目前公寓勉强能维持收支平衡,很多好的想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国家关于老年公寓的具体政策尚在明确之中,有些优惠政策还比较模糊。这也是很多民营资本徘徊在养老行业边缘的原因。
“我本来有3个崽,现在有4个崽,杨松青就是我的满崽!”
采访中,一位老人笑呵呵地走进来,一定要跟我们聊聊他的“满崽”。这位76岁的老人名叫鲁石凡,脸色红润,看上去身子骨很硬朗。“我进来的时候可是拄着拐杖呢,你们看我现在!”老人得意洋洋地拍着胸脯。
“我本来有3个崽,现在有4个崽,杨松青就是我的满崽!3个崽都要接我回家,我不回,这个崽屋里最热闹!”说起杨松青,鲁爷爷又是拍大腿,又是竖大拇指,讲到激动处,忽然从兜里掏出一叠纸来,说是他的心得。里边细细总结了“青松十二好”以及杨院长做的各种好事,16开的纸整整写了7页。
杨松青笑着说:“鲁爹爹现在是我们的党支部书记,我们坚持‘党管公寓’,每周都会收到党员们自发写的心得、建议等。”
“党管公寓”是杨松青的一个创举。“现在的老人们真正缺吃少穿的很少,他们真正缺失的,是一份精神慰藉。”他申请在公寓里成立党支部,30多名老党员找到了他们的“红色娘家”。发展新党员、开展党组织生活,成立“夕阳红”演唱队、腰鼓队……支部活动有声有色。有老人过生日,自己的演出队又唱又跳,热热闹闹,寿星们乐不可支;最美夕阳红,在支部的关爱下,5对老人来了一次浪漫的银发之恋。我们还发现,在老人们写的心得里,大家不约而同地用到了“美妙”、“幸福”等字眼。
面对员工,杨松青出不起高工资,但最脏最累最难的活,他和妻子王小灿自己做;请的员工大多家庭困难,住处偏远。每到过年,不管天气多恶劣,路多难走,他都要亲自开车送每一位员工回家,上班时再一个个接回来。黄明芬告诉记者,她的丈夫做了脑瘤手术,偏瘫在床,杨松青亲自把她丈夫接到老年公寓,让他免费住着,逢年过节还送去慰问品,说及此事,黄明芬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们也许还不够专业,但绝对够真情。”别的养老院收人都要看条件,先体检。杨松青不设任何门槛,现在的这群老人中,80岁以上的占到8成多,一半属多病、瘫痪等需要护理的老人。
杨松青还开设了非常人性化的“临终关怀”服务。老人病危时,他和员工们一起守在老人床前,细细照顾,让老人洁净、安详地离开。83岁的宋少林老人突然发病去世,当时他身边只有七十多岁的老伴和一个孙女,他主动当起了孝子,照顾老人穿上孝衣,并帮助料理后事。“很多人忌讳这些事情,但我们公寓里那些没有儿女的孤寡老人去世后,都是杨院长当孝子。”
“给,远比拿更幸福”
开办了几年的养老公寓,如今的杨松青,一心想的是和老人们一起的幸福生活。“如今还真没有什么赚钱的概念了。别人可能光看到了我的付出,但其实我得到的快乐更多!”杨松青的脸上,颇有几分天真和烂漫。
不过,鲜有人知道,他其实是个从小缺爱的人。刚出生三天,他便被亲生父母卖到长沙,7岁又再失养母,最羡慕的便是同龄的孩子和亲生父母在一起其乐融融的场面。“可能正是缺少父母的爱,所以一直在寻找爱。”在这些老人们身上,杨松青找到了一种单纯、真性情的爱。
“人家说‘老小老小’,老人们也需要像孩子一样哄着才行。”一天晚上,一位老人硬是闹着要喝豆腐花,杨松青开着车跑到长沙城里找了半天,买回了豆腐花,老人家才停止闹腾,像个孩子般破涕为笑。为了找份军事报、找个老式的电饭锅配件而满城跑,对杨松青来说都是常事。
老人们最喜欢喊杨松青做满崽,他生病,老人们四处给他找土方,送土鸡蛋;感恩于他的善举,黄明芬28岁的女儿带着她的婆婆和几个亲戚,一起加入了青松老年公寓的员工队伍……在杨松青心里,这些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幸福与满足”。
而更让杨松青激动的是,他的给予和付出,不但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赞许,也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青松老年公寓的发展,高度肯定杨松青和员工们的孝心和爱心。在我县工商联等单位的多方协调沟通下,目前,我县委县政府还为其解决了50亩新院用地。
“我的梦想,是让更多的老人过上更幸福,更从容,更有尊严的生活。”有了政府的支持,杨松青更加自信,他要建设一个养老床位超过1000张的公寓,并引入更现代的管理方式。现在公寓免费接受了15位生活不能自理、智障、智残的老人,另外一些困难家庭,他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两百元钱,他希望到时候能有更多的老人享受到他“福利办院”的好处。
“孩子们那种朝气与活泼,大家都很喜欢。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老人们比大家看到的要更可爱。”杨松青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爱,但其实,给,远比拿更幸福,当你付出爱的时候,对方看着你的眼神也会写满爱和感激,这便是最大的回报了。”
(来源:湖南日报)
【简 讯】
※10月22日,黄花商会在黄花镇敬老院举行“与爱同行,情暖人间”重阳节尊老敬老活动。为改善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条件,提高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质量,活动中,黄花商会会员当场为老人们捐款捐物10余万元。同时,商会还联系了黄花路社区、青年志愿者,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让他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
(黄花商会)
※重阳节当天白沙商会会员10余人在会长带领下来到白沙镇敬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和工作人员,为他们送去三千余元的爱心款,商会会员黄娟还购买了鱼、肉、鸡、鸭及水果等物资,为老人们节日加餐,让他们度过了一个既热闹又丰盛的节日。
(白沙商会)
※近日,黄兴商会党总支组织所有党员自驾游长沙石燕湖生态公园,并邀请商会主管领导参与此次活动。商会总支书记刘长奇表示此次活动也是一次民主生活会,借此游玩活动,在领略优美的景色的同时,促进大家之间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集体气氛,陶冶情操,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下工作中紧张气息。
(黄兴商会)
※ 为进一步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商会联络人机制。11月9日,湘龙商会秘书处组织40余名各会员单位专门联系商会工作的相关办室负责人在海天山庄开展沙龙活动。
(湘龙商会)